新闻中心



物联智能家居:呼唤政策春风

 
       近日,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在多个行业引起强烈反响。其中,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家居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,俨然成为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最普及的应用,有望在这股发展大潮中加速发展、提前普及。数据显示,2009年智能家居市场蛋糕约为420亿美元,市场每年以20%~30%的速度递增,预计到2015年蛋糕将达1240亿美元。
  而智能家居涉及的信息收集、数据处理、设备控制等功能,都需要有相应的传感器和核心平台网络的支持,与物联/传感网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。但我国物联网的几大关键技术都受制于人,并且由于缺乏统一标准,各厂家的产品诸侯割据,互通性、兼容性差,产业竞争力弱,需要政府在技术创新、标准统一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。

  四大关键技术研发需加大投入
  物联/传感网是由计算机、通信、网络、智能计算、传感器、嵌入式系统、微电子等多个领域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兴产业,它将大量的多种类传感器节点(传感/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数据收发、网络数据传输等)组成自治的网络,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智能协同感知。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应用技术,即RFID、传感器、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。目前中国在RFID上并无主导权,美国在这方面比较领先,其专利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、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量的总和,占比高达53%。而日本、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。
  
  市场培育期应有财政支持
  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缺乏资金支持。一方面,“智能家居”只是某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增加卖点采取的促销手段。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,开发商把智能家居考虑进来增强自身竞争力,同时出于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,会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,因此在选择产品时不会投入太大的资金。另外,在内地很多工程公司老板对智能家居市场缺乏信心,在开发这部分市场的时候有很多顾虑,导致一些工程商对智能家居工程采取观望态度。另一方面,研发新产品、新技术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,但又要承担很大的风险。因此,一些企业在经多方寻求投资合作后,仍被拒绝在智能家居的大门外。
  在智能家居市场还未进入自我良性发展之前,政府应当在财政、信贷等方面对物联网进行扶持,大力培育市场对于物联网的需求,帮助物联网度过发展之初面临的瓶颈期。政府应当提供创新、推广的资金支持以及应用和消费补贴等。
  
  统一标准为产业发展扫清道路
  建立规范、统一的行业标准是智能家居发展的必由之路。目前,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市场划分的重要阶段,并且国外的高端产品也将进入国内市场,国家政策会直接影响市场的走向。所以必须尽快在业内出台大家认可的统一标准,使多种产品在集成组合时有通用的平台和标准的接口,结束这种诸侯分割的混乱局面。政府部门需要从整体网络架构、逻辑上理清整个技术体系,为产业的发展做好准备。
  目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缺乏规范、统一的行业标准,率先启动相关应用的单位和机构可能面临重复投资的问题。目前,国内不同厂家间的设备互不兼容,没有一套权威的规范体系让各厂家遵守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可能都会存在多种标准共存的问题。多年前,发达国家就有智能家居的概念和标准,并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,使传统的建筑产业和IT业有了更深的融合,推动了智能家居的发展。而中国的行业管理与发达国家不同,住建部、公安部和工信部对住宅小区的定位各有侧重,实际上存在着行业管辖权之争,所以很难整合出一套让大家都满意的标准,因此也直接影响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,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互不兼容的产品标准,而最终受害的是用户,同时也给厂商在生产、推销自己的产品时带来很大困扰。
  智能家居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大家公认的发展趋势,是智能家居技术必不可少的。基于小区宽带网络应用基础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可以在物业管理、公安、消防、远程医疗、房产、自来水、电力、煤气等方面为管理部门和广大居民提供多方位的服务,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;而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以TCP/IP协议为主流传输协议的产品,这样可以解决兼容问题,从根本上维护用户利益,这也符合全球控制系统产品的发展趋势。

  世界各国政府力推智能家居
 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。一般定义为: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,是利用信息传感设备(同居住环境中的各种物品松耦合或紧耦合)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,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监控、管理信息交换和通信,实现家居智能化。包括智能家居(中央)控制管理系统、终端(家居传感器终端、控制器)、家庭网络、外联网络、信息中心等。